c
加州大学育成,是绿白兼用的全雄F1代杂交新品种,其嫩茎绿色较深,植株生长势强,整齐一致, 全雄品种由于雄株占90%以上,没有大量生产种子的养分消耗,因此增产潜力在2-3年后尽力发挥,增产潜力较大,*四年的笋田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2000千克以上,抗病性能提高46%,且株龄越大增产越显着,全雄品种是近年来国际芦笋协会全力**的新一代高产抗病品种,美国UC2000抗病能力较强,对叶枯病,锈病高抗,耐根腐病,茎枯病,品种耐湿性好,抗逆性强,植株生长高大,嫩茎质地细腻,微甜,纤维含量少,口感较好,是目前国际保鲜芦笋市场的较佳品种。 育苗技术要点:播种可分春、夏、秋三期。春季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播种,6月初到7月上旬移植;夏季为5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,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移植;秋季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,来年4月中下旬移植,播种育苗以春季为好。 培育壮苗 浸种催芽。芦笋种子浸种前,先用清水搓一遍,除去蜡质,然后在25-30℃温水中浸3昼夜(夏、秋季浸2昼夜),每天换水2-3次。浸种结束,沥干水分,用湿纱布等包好,在25-30℃温度下,保温保湿催芽,3-7天后部分种子露白即可播种。 苗床整理及播种。选排水良好、疏松、肥沃的砂质壤土作苗床,每分苗床地培育一亩芦笋,用腐熟氮肥200公斤、磷肥3公斤、钾肥2公斤混合撒施床面,翻耕入土,然后用40%“芦笋青”粉剂6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,整平苗床。苗床宽120厘米,高15-20厘米。在床面每隔20厘米开一播种沟,深2厘米,在沟内每隔10厘米播一粒种子,播后覆土1厘米,铺一层稻草,并用600倍“芦笋青”药液浇湿,以保持苗床湿润和杀菌。春季要及时搭好塑料小拱棚保温保湿,夏秋季搭好遮荫棚降温保湿。采用营养钵育苗,能更好地提高育苗质量。 培育壮苗。芦笋播种后5-7天即可出苗。部分出苗后,应及时揭除稻草,并控制苗床温度在25-30℃内。遇高温时,应揭膜通风换气,气温稳定在20℃以上时,可揭去薄膜,加强光照,锻炼壮苗。幼苗长到10厘米高并开始抽生嫩茎时,每隔10天浇施一次清水适时中耕除草,每隔10-15天,用40%“芦笋青”粉剂600倍液喷一次,防止病害的发生。当芦笋苗具有3-4根壮苗,苗龄在2个月左右时即可移栽。